close

 

由於我們抵達威尼斯已是午后,重點瀏覽完完聖馬可教堂後,我們得趕緊往道奇宮(總督府)前進。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哥德式建築鉅作

 

建於西元1309年到1424年間的總督宮又稱公爵府,南面為威尼斯瀉湖、四面為聖馬可廣場、北面為聖馬可教堂,原本是做為防禦性的城堡,但於1574年的火災所毀,嚴重受損,目前留下來的建築是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間重新規劃的,為當時政府機關與法院所在地,亦是威尼斯總督的住宅。如今,該建築成為一座博物館,內部的「委員會大廳」 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 覆著由多明尼可與亞個伯丁托列父子 Domenico e Jacopo Tintoretto 所畫的《天國》。

總督宮屬於歐洲中世紀羅馬風建築,至十六世紀為止,這座宮殿歷經多次擴建,無數才華橫溢的傑出人才創造了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築。彷彿是嘲笑所有的建築規則似的,總督宮的巨型上層建築都建在輕盈精巧的鏤花拱頂上。一開始會有一種錯覺,似乎正面建築的所有部份彼此間都有點不合邏輯,外觀最下層是以圓柱支撐的拱廊,中間使用伊斯特利亞石構成如花邊般的拱廊,最上層為粉紅色維洛納大理石,乍看之下,好像樓的上下顛了個倒兒似出人意料,似乎是偶然地被連在一起的。

 

 

宮殿正面的裝飾是在十五世紀中葉和後半葉進行的,那時的威尼斯人對和諧的文藝復興式建築的追求取代了原本先喜好的哥德式傳統建築,於是不再採用哥德式的精雕細琢,而是痴迷於運用閃光的大理石做成柔和的圓形。而當時威尼斯與地中海東部的伊斯蘭國家亦有密切的文化貿易往來,大量阿拉伯人定居於此,因次上頭的席紋圖案明顯係受到了伊斯蘭建築的影響。

 

說到這裡,即使是站在陰涼處,但大夥已經被炎炎烈日曬的頭昏腦脹了。來點趣味的部份吧!朝向聖佩特羅尼奧的總督宮明亮的正面卻有一處陰暗的部分:第二層的第九根和第十根柱子是用顏色重一些的淺紅色製成,有別於其它的白色大理石柱,這是因為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死刑判決書就是張貼在這兩根柱子間。另外,注意到上頭的圓形鏤花了嗎?有沒有覺得很眼熟呢?大名鼎鼎法國出品的 LV monogram 圖案之一,可就是抄襲了威尼斯人的創意呢!!!

 

 

這裡的一切都引人入勝,新鮮而明亮,充滿了生命力和喜氣,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藝術氣息,最重要的是富有智慧。一樓的開放式拱形長廊並不是追求藝術噱頭,而是巧妙地遮住了南面的陽光,讓任何一個路過的遊客都能在此愜意的休息,欣賞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築和如風景畫般的景色

 

 

道奇宮的入口在臨威尼斯瀉湖的南面,這兩扇巨大的青銅門被稱為「紙門」。對這個名稱的來源學者們有兩種解釋:一是它來源於不久前找到的文獻資料;或者,以前這裡有寫手幫助市民寫訴狀和請願書等文書。

 

 

經過了這道「紙門」,我們就進入到了內殿,這裡是道奇宮內唯三可拍照的地方。另外兩處分別為正式參觀前的黃金走廊,以及出口的戰神台階。

 

一道兩層的大理石拱廊將內院圍了起來,院裡有八個古希臘時期的雕像。內院的中間到現在都還有兩口豪華的青銅蓄水井,裡面曾經盛過全威尼斯最好的水。每天有很多女販來總督府汲水,然後帶著這些甘冽井水跑到威尼斯很遠的街區去兜售。 

 

 

二樓的長廊是一座空中陽台,從南面和西面被相對小一些的辦公室遮擋光線,並將它們連為一體。總督府的鏤花哥德式迴廊和光滑的牆壁融為一體,為宮殿正面營造出不同一般的混合對比的富麗效果。

 

 

 

聖馬可鐘樓就在眼前,我們已經看好了參觀時間,待會要去攻頂啦!

 

 

在二樓長廊發現了一個類似真理之口的浮雕。我們慫恿寶貝試試,可能因為錯過了羅馬,一貫誠實不會說謊的寶貝雖然有點猶豫還是把手放進了雕像的嘴裡。其實這是當時供威尼斯市民投入告密信函的獅子口 Bocca di Lione 啦!

 

 

十六世紀時總督宮裡建了『金梯 Golden Stairs』;也就是俗成的「黃金走廊」,曾是總督宮的正式入口,只有那些名字被寫入「金書」的威尼斯人才有資格沿著這道樓梯由長廊的二樓進入宮中。走廊天花板上金碧輝煌的石膏像和畫作,主要是以石膏做出模形再貼上一層金箔裝飾,並不是真的黃金噢!

 

【註】「金書」是威尼斯市民於西元1315年編寫的,收錄了當時二百個家庭,從那時開始這些家庭便獲得了他們所認為的那樣永久的權利。金書被保存在一間齊阿尼元首於西元1180年建造在金梯下面的專門的屋子裡。

 

 

回頭看一眼長廊上的炙熱陽光,寶貝則是滿臉疲憊的坐在樓梯上快要睡著了!

 

 

黃金走廊通向三樓的大國會廳 Grand Council Chamber,它不僅僅是威尼斯也是全義大利最大的大廳,大小為54× 25 × 15公尺。看起來亮晃晃的石地板,其實是木頭地板貼上一層薄薄的大理石打磨拋光形成的。這其實是考量到威尼斯的地質所做的設計,一切以「輕」為原則,不過也因為如此,道奇宮曾遭三次祝融之災呢!

 

 

在國會大廳東面牆前的高台上放著元首的寶座和六個小國會議員的座椅,在這些椅子上方的牆上則掛著一幅由威尼斯知名畫家丁托列托於西元1590年所繪製的世界上最大的油畫(長21.6公尺、高7.45公尺)~『天堂』。這幅畫體現了畫家的高超技藝,將成百上千個似乎沉迷於飛旋的宇宙運動的人物形象融為一體。

 

 

這個可容納兩千人左右的巨型大廳四周有上下兩排朝向濱海湖的窗戶。巨大平滑的天花板上畫滿了華麗的油畫,畫作外圍鑲了厚厚的鍍金花紋邊。油畫底下則排列了威尼斯歷任道奇的畫像,不過注意看噢~歷任道奇中有一位道奇因行為太過而被元老願處死,以致其中一格的道奇像是空白的呢!

【註】十三世紀時,這個城市是由大議會所管理,其中大部分的成員是由威尼斯具有影響力的家庭所組成。大議會任命所有公開的政務官,並且選出200至300人組成的參議院。然後參議院會選出「十人議會」,這是一個掌握威尼斯最大管理權限的秘密組織。而這個組織則會選出一位『公爵 Doge(道奇)』,成為威尼斯正式的領導人。

 

 

威尼斯在總督(道奇)之上有著由120人組成的元老院,所以元老議事廳 Hall of Senate 是接下來的參觀重點。我們看到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坐上去小會周公,導遊的介紹、洋溢著豪華與尊貴的壁畫,此時都有如耳邊東風。

 

 

不過還是要好好介紹一下元老議事廳裡的這兩座鐘。右側的機械鐘年歲久遠早已停擺,左側的則是每個月走一格的月份鐘。只是兩個看起來差不多的鐘怎會一個早已停擺,一個還能精確的顯示月份呢!?其實沒有什麼稀奇,不過就是工作人員每個月拿了梯子爬上去把指針轉動一格而已。哈哈!

 

 

昏暗的廳房外面是亮晃晃的世界,窗外吹來的清涼海風更教人昏昏欲睡啊!

 

 

從窗戶探頭看出去,外頭是亞得里亞海美麗的海上風光。

 

 

參觀完大大小小不同功能的廳房後,我們下樓來到囚禁輕罪罪犯的監獄,重罪的犯人則關到小水道另一邊的灰井,兩者之間以水都最有名的「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相連。

 

 

走過這道昏暗的狹窄走道,就要轉進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了。

 

 

美麗的窗格花,卻有著令人哀傷的故事啊!

 

 

從又小又暗的縫隙中看出去,外頭盡是熱鬧美好的花花世界,難怪被處死刑的罪犯會留下聲聲嘆息。

 

 

走過嘆息橋後,我們下樓來到通往內院一道用純卡拉拉大理石鑿成的巨型台階。而這紅白相間的是威尼斯總督 Francesco Foscari 所建的凱旋門,所以稱它為『Arco Foscari 佛斯卡利拱門』,拱門上方有15世紀亞當與夏娃的複製雕像。

 

 

西元1554年台階上面的平臺上放置了威尼斯人軍事和海洋保護神的大理石雕像~巨大的戰神瑪耳斯和海神尼普頓,巨人台階 Scala dei Giganti因此而得名。威尼斯重要的元首加冕儀式便是在這台階上舉行的,此時的階梯有如一個巨型的寶座,由議會中最年長的議員給新的元首戴上象徵權力的帽子。

 

 

小賴導遊特別提醒我們張大眼睛注意看階梯上的雕花,我一下就發現端倪了。看似相同的桂冠花紋,其實每一個都不太一樣呢!

 

 

來一張全家福照吧!此時的我們想到待會的攻佔鐘塔,也漸漸醒來了。

 

 

回到聖馬可教堂自由活動開始前,導遊小賴跟我們介紹了這尊頗富歷史意義的雕像 The Tetrarchy~這尊四面雕像是西元1204年從拜占庭帝國掠奪回來的戰利品。寶貝非常堅持要跟它照一張合照。

 

 

回到聖馬可廣場,太陽仍高高掛在天邊,廣場上熙來攘往的遊客絡繹不絕,我的心早飛到聖馬可鐘樓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NGCHINGJU 的頭像
    CHANGCHINGJU

    秘密花園

    CHANGCHING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